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臺灣檫樹



  • 科別:樟科
  • 學名:Sassafras randaiense (Hayata) Rehder
    屬名採用新拉丁文sassafas(月桂)示意類似該植物而轉用之,可能由北美佛羅里達印地安語轉來;種名表示臺灣中部之巒大山,紀念第一次發現的山嶽。
    英文名:Taiwan Sassafras
  • 別名:巒大檫樹灣檫
  • 型態特徵:落葉喬木;幹皮灰褐色,縱向深溝裂;小枝粗壯,光滑。葉厚紙質,具長柄,菱狀卵形,長 10~15 公分,寬 4~7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僅在幼葉或陽光照射不足時始有二裂或三裂葉片,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略呈白粉狀,蒼綠色,中肋及側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有 7~8 條;葉柄長 3.5~5 公分,細長,光滑無毛。5~6 個總狀花序呈繖形狀著生於枝端,先葉而開。雄蕊僅二藥室。核果球形,徑約 0.6 公分;果梗棍棒狀,長 2.5~3 公分。分佈:北部中海拔約 1,000~2,000 公尺的闊葉林中,多見於向陽或多陽光的溪谷;砍伐跡地亦常可見之。
  • 用途:材質優良,為闊二級木,邊心材區別分明;葉為保育類昆蟲寬尾鳳蝶幼蟲的食草。
保育等級描述:國際IUCN 物種保育等級評估表內,保育等級為瀕危級。現場結實數量相當理想,實在難得,建議林務機關適期採種繁殖臺灣檫樹是珍貴稀有的特有種植物,僅產在臺灣,而且是屬於非常稀少的樹種,野外不易見到。它也是臺灣特有寬尾鳳蝶的唯一食材,一旦野外消失,國際知名的寬尾鳳蝶也會隨之絕滅。不僅如此,臺灣檫樹也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冰河時期孑遺植物,在距今約180萬年就已經在臺灣出現。檫樹屬植物在冰河時期以前曾經廣分布於整個地球陸塊上,因冰河作用,導致大部分的種類都絕滅,目前本屬全世界僅存三種,在植物地理上呈不連續分布,分別是產於北美洲的北美檫樹、產中國大陸的中國檫樹及臺灣的臺灣檫樹,其中臺灣檫樹又是這三種檫樹中,野外分布最狹隘,族群數量最少的一種,就保育的觀點上它是最迫切須要保護與研究的對象。先前臺灣全島僅觀霧地區有大規模之群落形成,林務局也於 1975年將其劃為保護區保存其基因庫。現在於丹大山區發現其族群,南投林區管理處劉處長福成表示除將觀察該批臺灣檫樹結實情形及族群變化之外,並將持續維護生育地保存基因,進而培育種子苗。樹一屬全世界僅有三種,除臺灣樹尚有大陸及北美各產一種,非常珍貴,必須善加保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