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六翅木

  • 科名:田麻科
  • 學名: Berrya ammonilla Roxb .
  • 特性:1. 季節特性 常綠 2. 生理特性 多年生
    3. 樹形特性 小喬木 4. 適溫特性 亞熱帶
    5. 樹態特性  圓錐形  6. 葉的色彩 黃綠色
    7. 果實色彩 黃色 8. 花的色彩 紅色
  • 分佈:台灣低海拔 

金新木薑子


 
  • 科別:樟科
  • 學名:Neolitsea sericea (Blume) Koidz. var. aurata (Hayata) Hatusima
  • 別名:佛光樹、新木薑子
  • 特徵:常綠中喬木,分枝灰色,具細縱條紋,帶有皮孔;新生小枝被褐色伏毛,稍長後變光滑無毛,芽鱗略被褐色毛。葉卵形至橢圓形,先端漸尖至長漸尖,下表面密被金黃褐色伏毛。花腋生叢生;金黃色。
  • 用途:庭園觀賞用。
  • 分布:中國南端(Southern China)、日本(Japan)九州南端(Southern Kyushu)、馬來半島(Malay Peninsula)、琉球群島(Liuchiu Is.)。臺灣僅分布蘭嶼(Lanyu Is.)及綠島(Lutao Is.)。
    蘭嶼和綠島。各地部份園藝栽植。
保育等級描述:嚴重瀕臨絕滅(Critically Endangered)Critically Endangered屬於小而持續下降之族群,能繁殖之成熟個體少於250株。且隔離之成熟能繁殖個體少於50株。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珊瑚樹


  • 科名:忍冬科
  • 別名: 山豬肉
  • 學名: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
  • 型態特徵: 常綠喬木,枝條對生。單葉互生,倒卵狀橢圓形,全緣或前半部有疏刻狀鋸齒,表面深綠,葉茂密,革質光亮平滑, 葉戳揉有有特殊氣味 圓錐狀聚繖花序頂生後即脫落;花冠白色,短鐘形,花兩性;5著生於冠喉,並挺出花外。花期 2~4 月。 果有光澤,熟時由紅轉黑色。成熟的果實就可以放心的食用。果期 4~7 月。
  • 分佈:台灣原生樹種,分佈中南部中高海拔地區。
  • 用途:用於庭園觀賞樹,果實可供鳥類食用。


潺槁木薑子



  • 科別:樟科(Lauraceae)釣樟屬(Lindera)
  • 別名:番粿葉、姑婆樹、春龜樹、山膠木、油槁樹、潺果樹、膠樟、青野槁、青膠木、香膠木、厚皮楠、青桐膠、野果木、牛耳楓、山加龍、三苦花等。
  • 學名:Litsea glutinosa (Lour.) C. B. Rob.
  • 型態特徵:常綠喬木或小喬木,高 3~6 公尺,內皮有粘質;小枝、葉柄和花序有疏柔毛。葉互生,革質或紙質,倒卵形、倒卵狀矩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 6.5~20 公分,寬 5 公分,先端鈍或圓,基部楔形、鈍或圓形,上面無毛或僅中脈略有柔毛,下面綠色,有柔毛或近無毛側脈 8~12 對;葉柄長 1~2.6 公分。花單性,雌雄異株;繖形花序於枝端腋生,單生或成複繖形花序;總花梗長 2~4 公分或更長;總苞片 4;花梗密被黃色絨毛;花被不全或缺;能育雄蕊 9 或更多,花葯 4 室,內向瓣裂,花期 5~6 月。果實球形,直徑約 0.7 公分;果梗增粗;果托略膨大,果期 6~7 月。
  • 分佈:印度、越南、菲律賓,華南之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島、香港及金門等地。金門地區為優勢種,引進臺灣栽植綠化。
  • 用途:
    1.
    根、樹皮、葉均有粘性,曾被應用作為製藥丸之粘合劑。
    2.其種子、種仁可榨油供製肥皂和硬化油。
    3.
    花和樹葉是黃邊鳳蝶、白弄蝶、斐豹蛺蝶、斑鳳蝶、青鳳蝶等幼蟲的蜜源和食草。
    4.
    景觀植物用。
    5..
    藥用

臺灣三角楓



  • 科別:槭樹科
  • 別名:三角楓、唐楓
  • 學名:Acer buerferianum Miq. var. formosanum (Hayata) Sasaki
    屬名Acer 為該屬植物的拉丁古名;種名由19世紀德籍植物蒐集家Heinrich Buerger以姓氏命名;變種名為臺灣產之意。
  • 型態特徵:落葉灌木或喬木,枝條近於光滑,主枝直立,樹高可達 10 公尺;掌狀三淺裂葉,革質,對生,全緣或波緣,葉基呈圓形,葉背灰白,葉柄 3~5 公分呈黃綠色,落葉變紅;繖房花序,花頂生,5 單瓣,黃白花,開花後隨即結出成對之翅果;翅果長約 3 公分,水平展開,熟時黃綠色。
  • 分佈:臺灣特有變種(Endemic varietas species),分布於臺灣東北部(Northeastern Taiwan)。目前僅少量分布於東北角北海岸萬里(Wanli)的沙丘及基隆鷹石尖(Yingshichien)、仙洞及北勢溪沿岸的岩隙上。
  • 用途:適作公園、庭園及綠地之景觀樹
保育等級描述:嚴重瀕臨絕滅(Critically Endangered)Critically Endangered屬於小而持續下降之族群且狹隘分布,能繁殖之成熟個體少於250株,且隔離之成熟能繁殖個體少於50株。族群遭嚴重挖採。

樟葉槭


  • 科別:槭樹科
  • 別名:樟葉楓、飛蛾子樹、飛蛾槭、裏白槭
  • 學名:Acer albopurpurascens Hayata
    屬名Acer為該屬植物的拉丁古名,且具有銳利的意思,因其木材堅硬,早期被用來製造銳利的長釘和長矛;種名albopurpurascens (帶紫白色的),意指其枝條及葉柄帶紫色,而葉背粉白色。
  • 型態特徵:喬木,高可達 15 m,具多數分枝,枝條直立或斜上昇,小枝與嫩葉幼時均被毛,後變平滑。葉對生,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先端尾狀銳尖,基部鈍形或楔形,厚紙質,全緣或不明顯的波狀緣;葉面油亮暗綠色,背面粉白色;幼時及嫩葉時有柔毛;基生不明顯三出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細脈略明顯;莖生獨立的直立小枝的葉序常呈十字對生花小,白色或淡黃色,呈頂生的繖房花序。果實為翅果,雙子狀,具扇形的翅,果連翅長 2~3 公分,翅半圓形,脈紋多數,成熟翅果由綠轉紅褐色;每室內藏種子 1 枚。
  • 分佈:特產台灣全島低至中海拔 300~1,800 公尺處,森林的邊緣或叢林內,較為常見。
  • 用途: 觀賞。

蓮霧

  • 科名:桃金孃科
  • 學名:Syzygium samarangense (Blume) Merr. & Perry
  • 英文名:Wax Apple、Java Apple、Wax-jumbo、Samarang Rose Apple、Bell-fruit
  • 別名:爪哇蒲桃、大蒲桃、洋蒲桃、金山蒲桃、輦霧、璉霧
  • 特徵:常綠喬木,樹皮灰白,枝條樹皮平滑,老幹部分會越老越粗糙。葉橢圓形,單葉對生,近無柄,全緣,先端具短突尖,基部近圓形,厚紙質,下表皮具腺點,無托葉。花兩性,腋生,雄蕊多數,花托筒與子房連生,淡黃白色,花柱細長;萼淺盃形,4 裂,裂片扁圓形;花瓣呈倒卵形。漿果,倒圓錐形,頂端扁形,橫 4.5~6 公分。
  • 用途:果可食用。

黑板樹


  • 科名:夾竹桃科
  • 學名:Alstonia scholaris (L.) R. Br.
  • 別名:象皮樹、象皮木、燈架樹、糖膠樹、乳木、魔神樹、凳板風、燈架樹、鷹爪木、英臺木、麵架木、麵條樹、金爪南瓜、九度葉、肥豬葉、肥豬菜、燈臺樹、鴨腳木、阿根木、大樹將軍、大枯樹、大樹理肺散、大矮陀、吃力秀
  • 特徵:樹幹筆直,樹皮呈淺灰褐色。樹冠呈傘蓋狀,枝條輪生並呈水平狀向外伸展,有白色乳液,具毒性。單葉輪生,呈匙形或倒披針形的長條狀,觸感硬似皮革,表面翠綠,背面則偏白色。葉脈黃色非常明顯,在背面形成凸起。由於葉形長,花為黃白色。果實褐色,細長可達六十公分。成熟時果實開裂,種子有黃褐色軟毛,因而會隨風散佈至各地。黑板樹曾被用來做黑板的材料。原產於高溫多濕的南亞,因樹形高大筆直,姿態優美,且不易落葉,對環境適應力強的特性, 已然成為國內行道樹的新寵。
  • 用途:1.木材用途:木材可做黑板、合板、茶箱、木箱、臨時建築材料用;乳汁可製造口香糖的原料。2.行道樹、綠化用:樹形優美、高大,是上好的行道綠化樹種,為優雅之庭園綠蔭觀賞樹;缺點:枝脆,怕強風。3.藥用:性味:樹枝樹皮葉:淡有毒。效用:樹皮、枝葉:清熱解毒,止痛,化痰止咳,止血。治咳嗽痰喘,感冒,頓咳,胃痛,泄瀉,瘧疾,風濕;外用治外傷,潰瘍出血,跌打損傷,骨折,癰瘡紅腫。在國外,本種樹木的樹皮常用為製造抗瘧疾藥物的原料。

欖仁樹

  • 科別:使君子科
  • 學名:Terminalia catappa Linn.
  • 英文名:Indian Almond
  • 型態特徵落葉大喬木,側枝水平輪生,形成平頂傘狀樹冠,老樹根生有顯著之板根葉呈倒卵形,互生,但多叢生於小枝的先端,長 20~26 公分,寬 7~12 公分,先端鈍,基部銳或楔形,且有 2 枚腺體,厚革質,全緣或波狀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顏色較淡,表裏兩面皆無毛茸,但在中肋處則有毛茸散生,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6~7 枚,硬而略有毛茸,脈間有小瘤體;葉柄短,長 0.5~0.8 公分,粗壯,光滑無毛;。腋生穗狀花序,黃綠色,雄花著生於頂端,雌花居下部。欖仁樹的果實呈扁櫃圓形,兩面均具有龍骨狀突起,模樣有如橄欖子一般,「欖仁樹」之名由此而來。果皮堅硬而呈纖維狀,以便藉海潮漂流散布;種仁富含油脂,可以煮食,滋味還不差。
  • 分佈:恆春半島、蘭嶼、小琉球、綠島及澎湖
  • 用途:園景樹、行道樹

無患子


  • 科名:無患子科
  • 學名:Sapindus mukorossii Gaertner
  • 別名:木患子、木挽子、洗手果、油珠子、油患子、肥皂樹、肥皂果、肥珠子、黃目樹、目浪子、目浪樹、皮皂子、洗手果、圓肥皂、印度人的肥皂、菩提子、鬼見愁、噤、假龍眼(苗栗)、黃目子(台灣南部閩南人)、桓『山海經』、拾櫨木、噤婁、櫨木、盧鬼木
  • 特徵:無患子為落葉喬木,樹型優美,秋冬之際,落葉前葉轉鮮黃,極為美觀,常被種植為庭園景觀樹及行道樹。因為成熟時的無患子與龍眼有幾分神似,苗栗一帶民眾稱之為假龍眼,大概是熟透時自外表隱約可看到果實內的黑色果核,有若眼珠子一般,亦有稱苦枝子,應與其味苦有關吧
  • 分佈:台灣由於氣候與地形適宜,在台灣全島低海拔闊葉林內皆能發現無患子的蹤跡,尤其是西南半部的淺山區域,更是最主要的分布區,例如台中大坑頭嵙山即為無患子的一大集散地。
    



印度橡膠樹


  • 科名:桑科
  • 學名:Ficus elastica Roxb
  • 別名:緬樹、橡皮樹、橡膠榕、印度樹膠、膠樹、護謨樹、彈性護謨樹、印度榕
  • 特徵:常綠大喬木樹幹挺直,樹皮灰白色或灰褐色,不剝裂,具有多數樹枝,老枝條上常有氣生根懸垂,此氣生根有時會形成支柱根;小樹枝斜上昇或下垂,粗厚,光華無毛。葉互生,螺旋狀排列,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先端突短漸尖,基部楔形,鈍或圓形;全緣或略波狀緣,厚革質,表面為有光澤綠色,背面顏色較淡,中肋粗厚,葉背面隆起,側脈多數而平行,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圓柱形;托葉大形,合生且能增大,膜質,粉紅色或紅色,包被葉芽,俟葉成長後則脫落。隱頭花序(隱花果)單生或對生,腋生,長橢圓形或圓柱形,先端鈍,黃綠色,表面有綠斑;幼年時常被一革質至肉質基生兜狀物所包被;花序梗甚短;基生苞片三枚生長於花序梗頂端,苞片幾將幼花序包被,但早落且常留下一個環狀痕跡;雄花、雌花及蟲癭花生長於同一花序內
  • 用途:1.庭園綠化觀賞用廣泛栽種於各地庭園,校園內,亦被栽植為行道樹用,綠化觀賞用。2.樹液提煉橡膠用:乳白色的樹液,含有膠質,可提煉作天然橡膠的原料。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菲律賓石梓



  • 科別:馬鞭草科
  • 別名:龍蝦花
  • 學名:Gmelina philippensis
  • 型態特徵:常綠半蔓性灌木,小枝略有毛,葉腋具有棘刺一對葉對生,薄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短突尖,基部楔形,全緣,偶有先端作三淺裂者,側脈4~6對。總狀花序頂生,下垂,花冠黃色。花期春至夏季。核果倒卵形,先端平截,長約2公分。
  • 分佈:原產地菲律賓、泰國,引進栽培觀賞。
  • 用途:綠廊、蔭棚或依附牆角生長。

苦林盤


  • 科別:馬鞭草科
  • 別名:苦藍盤、臭苦朗、白花苦藍盤、臭栗生、假茉莉
  • 學名:Clerodendrum inerme (L.) Gaertn.
  • 型態特徵:蔓莖狀小灌木。葉對生,葉柄長約 1 cm,有溝紋;葉片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鈍,基部楔形,全緣,兩面無毛,但有小腺點,揉碎後微有臭氣。夏季開白色稍帶淡紅色花,腋生聚傘花序;花 3-7 朵;小花梗短細;苞片細小;花萼平截,近光滑或被灰色小柔毛;花管細長,長 2.5-3 cm,先端 5 裂,裂片長不及 1 cm;雄蕊 5,紫色,與花柱均外伸甚長。核果倒卵形,海綿質,熟時藍黑色,長約1.2 cm,寬約 0.8 cm,基部有增大宿萼。種子扁長卵形。
  • 分佈:全島濱海灘頭、路邊。
  • 用途:海邊綠化植物。

海州常山


  • 科別:馬鞭草科
  • 別名:山豬枷、臭牡丹、臭梧桐、臭桐
  • 學名: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
  • 型態特徵:灌木至小喬木,高可達 10 m。莖直立,小枝、葉柄被白或銹褐色毛,老枝灰白色,有皮孔,髓部白色。單葉對生,葉柄長 2~8 公分,葉片紙質,卵形、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 6~20 公分,寬 3.5~12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截形、淺心形或楔形,全緣或疏齒緣,兩面疏或密被毛,側脈 3~5 對。葉子柔捻後具明顯臭味。複聚繖花序,腋生或腋生,具 3 至多朵花。花冠白色,5 裂;花苞先端膨大;花冠筒細長;雄蕊 4 枚,突出花冠外;子房 4 室,柱頭 2 裂。核果近球形,熟時藍色。花、果期 6~11 月。
  • 分佈:台灣全境山麓至低海拔地區之荒野、灌叢中或疏林內。
  • 用途:1.嫩芽及葉可炒食,全株可藥用,莖葉煎汁,可除蝨。2.花為蝴蝶(曙鳳蝶、黃裳鳳蝶)及長喙天蛾的蜜源植物之一。3.景觀樹種:族群數量甚大,開花時滿樹白花具芳香,紅色的花萼內托有藍綠色的圓形核果,非常醒目,可植為景觀樹。

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咖啡樹



  • 科別:茜草科
  • 學名:Coffea arabica Linn.
  • 型態特徵:常綠喬木,高可達 5~10 m,不過為了採收方便,一般修剪至 2 m以下。葉對生,卵狀橢圓形。花腋出,白色,花冠 5 裂片,反捲,散發濃烈香氣。果綠色,成熟時才轉為紅色。
  • 分佈:原產熱帶非洲。臺灣主要栽種於花蓮縣舞鶴、台中縣東勢林場、中興大學的惠蓀林場、台南東山、雲林古坑、嘉義阿里山、新竹及苗栗等地。
  • 用途:食用、 觀賞用、藥用。